仲恺农业工程学院.本科招生网

本 科 招 生

办学历史

发布人:招生办 发布时间:2021-06-06 17:09:45 浏览量:13855

      为纪念廖仲恺,弘扬他的爱国精神、革命精神,完成其扶助农工的宏愿。1925年10月,何香凝联合林伯渠、谭平山等多名国共两党有识之士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提案,在广州建仲恺纪念公园并在公园内附设农工学校。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设立“仲恺先生纪念筹备委员会”负责筹办,广州国民政府划拨原大元帅府东侧土地作为校址。

      1927年3月,仲恺农工学校正式开学,首批招生98人,何香凝任首任校长。为继承廖仲恺先生扶助农工、振兴广东蚕丝业的事业,学校以蚕桑专业为初设专业。抗战爆发后,仲恺农工学院被迫五迁校址,在流亡中坚持办学。1937年9月,学校搬迁至南海县西樵山官山圩;1939年8月学校迁至中山县南屏乡;1940年2月学校迁至澳门;1940年9月,北迁粤北乐昌县西乡桂花村。

      1943年,学校改为“广东省立仲恺高级农业职业学校”,后增设高级农村合作科专业。1944年10月,学校迁址至罗定县松朗乡。1946年2月,学校回迁广州原址复校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学校于1950年1月更名“广东省仲恺高级农业技术学校”。1954年春,学校更名“广东省仲恺农业学校”,主要专业有农作物、蚕桑、兽医、植物保护、土地规划、农机、经作等,办学规模得到空前扩大。1980年,学校被列为全国重点中专。

     1984年8月,在廖仲恺先生遇难59周年纪念日,教育部、农牧渔业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,定名“仲恺农业技术学院”。1985年起,学校招收专科生,1987年起开始招收本科生。2008年3月,经教育部批准,学校更名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”。2024年,学校迎来了97华诞。